一、视频摘要
本实验介绍了Leica DMi8 Infinity TRIF显微系统观察实验样品的主要步骤,包括明场、荧光场的操作流程,以及使用TIRF功能所需要做的校准操作和观察样品所需要的操作,为不熟悉该仪器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简单的操作流程规范参考。
二、关键词
Leica DMi8,Standard operation protocol,操作流程,使用规范
三、实验样品信息,试剂、耗材或仪器
1. 样品信息
转入荧光蛋白的Zymomonas mobilis ZM4。
2. 试剂和耗材
世泰病理级蒙砂超白载玻片,世泰超白玻璃盖玻片,10 μL通用移液枪头。
3. 仪器和软件
仪器:Leica DMi8 Infinity TRIF 及配套图形工作站
软件:LAS X
四、实验操作
整体操作步骤:
1. 硬件启动
以下步骤按顺序进行
o 电脑电源打开
o 控制箱开关打开
o 摄像头开关打开
o 激光控制箱开关打开(若需要看荧光)
如须使用TIRF,请增加下面一步操作
n TIRF 激光控制箱开关打开,钥匙旋转至ON
2. 软件启动
以下步骤按顺序进行
o 双击LAS X打开软件,等待加载
o 在配置步骤不做任何操作,直接点击OK或等待倒计时结束,等待程序加载
o 在电子载物台初始化步骤根据需要选择:
若需要使用多点自动拍摄,则选择Yes,注意此时载物台不要有任何物体!
若仅手动拍摄,则点击No进入下一步
o 根据需要选择配置文件或自己进行设置
3. 寻找物象
o 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选择10倍镜,调节载物台使得样品所在位置处于物镜视野中央
o 在显微镜操作菜单上切换光路到目镜,保持TL-shutter打开将物镜位置调整到预设焦平面上
o 使用Z轴控制旋钮找到样品,找到后逐步切换到高倍镜
注:切换到63倍镜时要取下样品,切换到63倍镜后滴加纯水后再放置样品重新对焦;100倍镜同样操作,请滴加徕卡配套的物镜油!
o 找到物象后在显微镜操作菜单上切换光路到摄像头,准备在电脑上拍摄。
4. 关机顺序
o 关闭软件
o 关闭所有激光控制箱
o 关闭摄像头
o 关闭控制箱
o 电脑关机
o 确认所有设备已关闭并盖上防尘罩
采图操作步骤:
1. 目镜下定位样品
此步骤是在显微镜目镜下找好视野并调好焦距
将样品(盖玻片朝下)放在样片夹上,取放样品时推放显微镜立柱红圈圈出部位。
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视野及焦距。(如果需要使用油镜,使用徕卡配套镜油)。

显微镜触摸屏操作简介:
在显微镜触摸屏上点击
切换为明场BF或者荧光模式FLUO(选择对应滤色块,如DAPI等)寻找样品:
选择DIC作为观察方式,点亮TL-shutter,直接在显微镜下寻找视野调节好焦距。在触摸屏上通过intensity调节光强,或者显微镜左侧小黑旋钮调节。

选择FLUO(荧光)作为观察方式,根据样品标记情况选择适合的滤色块,点亮IL-shutter,在显微镜下寻找视野调节好焦距。在触摸屏上通过FIM调节光强,或者显微镜左侧小黑旋钮调节。

(显微镜图标下最下面一排平时不动)
物镜的切换可以在显微镜触摸屏也可以在软件进行。

在干镜、水镜、油镜间进行切换时一定要先把玻片和物镜上的油或水擦净,之后再切换。油镜使用配套镜油,水镜使用新鲜蒸馏水。使用完后,油镜用擦镜纸擦去油再用擦镜纸沾湿无水乙醇清洁,水镜使用擦镜纸擦净。
63倍镜为水镜。100倍物镜为油镜,分辨率高,TIRF专用物镜。
2. 采图设置
如需要拍明场图
选择TL-BF,伪彩选择灰色。

如需要拍荧光图,选择FLUO,选择好对应滤色块(QWF-T为TIRF滤色块),荧光图像原始数据为灰度图,可以双击从LUT (色彩查找表)中选择对应的颜色 。

如果为多色实验则通过点击 + 图标来添加,每添加一个通道选择好对应滤色块、伪彩。也可以点击 – 图标删除不需要的通道。
在界面左侧Acquisition设置采集相关参数:
Image Format 选择No Binning,也可以选择2*2 binning来提高灵敏度,特别是荧光信号弱时。
Binning 是将几个像素加起来作为一个像素读出以提高灵敏度。比如Binning 2x2就是4个像素联合起来 (x方向2个像素*y方向2个像素)。
Exposure:明场图像一般5-20ms的曝光时间即可,荧光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基本上也不用超过500ms)。可以对每个通道的曝光时间分别设置。如果图像不亮可以调节对比度。
! 注意! 减少曝光时间可以保护标本,提高采图速度。
当进行多通道采图时,每个通道曝光时间/荧光光强可以各自优化,但是Binning是统一的。
Autoscale可以选中图像左上角的第二个图标,一般对比度亮度有500~1000就可以了(12bit时)。
变成红色A就是变成了AutoScale
点击左下角Live键来预览图像,调节好视野、焦距以及曝光时间,至达到想要的图像效果,再切换到下一个通道。每个通道都调节好之后,点击软件中间最下面的Start进行图像采集。
Single Image是采集当前正在预览通道的图像,Capture Image是采集已添加的所有通道的图像。
3. 数据保存
实验做完后,保存需要的图像。选中需要保存的project右键save as(或者点第四个保存图标保存所有Project),格式为leica image file,保存好后文件后缀为lif,该文件包含所有采图信息。之后可以open该文件夹选中对应图像点击apply图标应用该图像的光路设置。
徕卡离线版软件可以打开该文件进行导图及定量分析。
4. 关机顺序
保存好数据之后即可关闭软件,如果使用过油镜需要用擦镜纸沾湿无水乙醇清洁。在显微镜触摸屏上将物镜切换到最低倍物镜,通过调焦旋钮降低载物台。依次关闭荧光光源控制箱、摄像头、显微镜控制箱、电脑。如果使用TIRF需要关掉激光器控制箱 “LASER”按钮,将“Emission”上的激光钥匙旋至“OFF”。
5. 其它高级操作
u 时间序列采图:
在 “Acquisition”中选中t,将出现 xyt 扫描菜单,可进行时间序列图像采集的设置。
Time Interval(采集相邻两帧图像的时间间隔)可以在输入框中定义(定义的时间间隔大于 Minimize 值)。
如果 Minimize 被激活了,则图像采集时会按照最短时间间隔来执行。
选择 Acquire until Stopped 则实验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图像将持续采集直至点击 stop 来终止。
选择 Duration,可定义采图总时间,最常用。
选择 frames 则可定义所需的图像采集帧数
设置好后,点击 Start 开始图像采集。

u 三维图像 z-stack 的获取:
设置好光路、找好视野和焦距之后,如需做三维图像,选中Z,
。在界面左侧下方有 z-stack。

设置好后,点击 Start 开始图像采集。
u 视野拼图 LAS X Navigator:
设置好各通道条件,点击拼图图标 ,进入 Navigator 界面。一般拼图实验建议先用低倍物镜进行预扫快速确定拼图范围。
点击左下角 fast live 进行预览,可以在目镜下移到样品较中间位置,之后点击 spiral 进行螺旋预拼图,螺旋出需要的视野后点击 stop。之后使用不规则形状、矩形、椭圆、圆形及魔术棒等工具圈出正式需要拼图的区域。如果需要更高放大倍数,可以换成更高倍数物镜,如 20 倍干镜。切换物镜后需要 fast live 微调好焦距。
软件界面左侧上方 preview 为预览的数据,下方 task list 为任务栏,需要正式拼图的 task 前打上勾即可。设置好后,点击 Start 图标开始图像采集。
采图完成后 project 里面,tilescan后缀为xys的即为原始未拼接数据。带merged为拼图数据
TIRF全内反射显微成像
开机时需要再按“LASER”按钮,将“Emission”上的激光钥匙旋至“ON”。
使用100倍TIRF专用物镜,为油镜。可以先用FLUO模式找到视野和焦距。
1、校准:不同样品由于液体折射率差异,经常需要校准。
选择TIRF,并选好伪彩。选择QWF-T滤色块,根据样品标记情况选择对应激发光,如GFP选择
488,功率通常不超过20%。
点击左侧控制台区的Auto align,开始校准。
注意,校准时要将TIRF校准模块推到光路中。
点击Enable Collimator,通过调节XYZ使亮点到中心位置,点击Align and Save。
校准结束后将模块推回。
2、TIRF采图设置
选择TIRF,并选好伪彩。选择QWF-T滤色块,根据样品标记情况选择对应激发光,
如GFP选择488,功率通常不超过20%。通过选择90/110/130/150/200/250来确定穿透深度,EPI指荧光显微镜模式。根据样品实际情况调节方位角0~360度。
如需更多颜色点击+添加通道。界面左侧Acquisition设置采集相关参数,方法同前述。
设置好后点击START开始采图。
五、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2) 荧光光源的开关间隔必须在30分钟以上,即关闭荧光光源后建议不要马上开启,需等待30分钟。
3) 开机初始化过程中,载物台会向四周运动因此需保证周围没有物品阻碍其运动。
4) 采集图像时,应避免震动、环境光线等的干扰。
5) 若需要从油镜切换到其他物镜,要先用擦镜纸擦去油镜和样品上的油,再切换。确保不会污染其他物镜。
6) 油镜使用专用镜油。 水镜使用新鲜蒸馏水。
7) 关机前,尽量将物镜转换为低倍并调至低位可最大程度保护物镜。
8) 室内环境温度尽量保持恒定,范围为 18 -25 ℃。相对湿度 20-60%,房间注意防尘、防潮。
9) 避免空调直接对着显微镜吹风。
声明:该视频作品仅代表作者观点,用于共享科学技术。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