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原理 
	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即把已获得的纯种微生物,于无菌条件下移植于新鲜的无菌培养基的过程。带有适宜的培养基的小空间可以造成微生物宜的生长环境。这样培养的微生物可以保持菌体的完整形态和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在自然界和人体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由于微生物与各种不同性质的染料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着色后的菌体折光性弱,色差明显,在显微镜下容易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及其内含物。
	二.试验目的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接种菌种,培养微生物菌落,并熟练运用革兰氏染色法制备微生物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有效观察。
	三.材料与试剂 
	1. L-B培养基
	2. 蕈状芽孢杆菌菌液
	3. 漏斗、胶皮管
	4. 接种环
	5. 试管
	6. 酒精灯、火柴
	7. 无菌水
	8.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9. 碘液(媒染剂)
	10. 95%乙醇(脱色剂)
	11. 番红(复染剂)
	12. 蒸馏水
	13. 玻璃载玻片
	14. 显微镜
	15. 香柏油、二甲苯和擦镜纸
	四.仪器设备 
	洁净工作台 (DL-CJ-2ND)
	立式自动压力蒸汽灭菌器(GI54DS)
	五.试验步骤 
	1、制作斜面培养基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试管,每管约为管高1/5,使用立式自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121℃、30分钟)后制成斜面备用。
	2、接种菌
	在紫外杀菌30分钟后的超净工作台上对蕈状芽孢杆菌进行接种。
	3、培养
	将接种好的斜面培养基放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30℃,24h。
	4、制片与染色
	将培养好的菌制成临时玻片,使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备镜检。
	5、观察
	使用显微镜经过低倍和高倍物镜的初步观察,转换成油镜正式观察。
	六. 试验结果 
	
 
致谢 
	感谢资源环境学院环境材料与农村水土环境治理课题组成员的帮助,感谢刘奋武老师的支持,感谢李旭伟老师为本实验提供的技术支持,感谢尚研萌师姐的细心指导。
                                    
                                        
                                            
                                            
                                        
                                        
                                            声明:该视频作品仅代表作者观点,用于共享科学技术。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