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荧光标记的底物与土壤微界面的胞外酶充分反应,释放出的荧光基团被原位保留,并可在355 nm左右的激发光下发射出460 nm左右的可见光 (M. Vepsäläinen et al., 2001)。由于发射光强度与荧光基团释放量有良好的回归关系,而酶促反应释放的荧光基团与被降解的荧光底物在物质的量上相等,可通过相机捕捉发射光的强度与分布情况,实现对酶活性的原位高分辨率定量检测。
关键词: 原位酶谱, 土壤微界面, 根土界面, 酶活性, 荧光底物
一、 根土界面酶活性原位检测
材料与试剂
仪器设备
实验步骤
二、 土壤团聚体表面酶活原位分布材料与试剂
结果与分析
以下图像处理流程主要针对方案 1;根土界面酶活性原位检测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方案 2。土壤团聚体表面酶活原位分布图像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自带图像处理工具处 理,仅以下述方法辅助。
方法评价
参考文献
如果您对本实验方案有任何疑问/意见, 强烈建议您发布在此处。我们将邀请本文作者以及部分用户回答您的问题/意见。为了作者与用户间沟通流畅(作者能准确理解您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与正确的建议),我们鼓励用户用图片的形式来说明遇到的问题。
只能换算成pmol cm-2,小时需要除以贴膜后的反应时间膜吸附溶液的体积为膜表面积×厚度×孔隙度,溶液的体积×浓度得到吸附荧光底物的摩尔质量,除以表面积等于面积浓度
感谢纠正,1.3标准溶液配制时单位应为g。相机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所用型号为佳能(EOS 5D)曝光时间5 ms,具体参数可根据自己实验条件设置,最终得到最清晰的图片即可;紫外灯(355 nm波长)下成像后可立即进行拍照,进行后续分析。为避免一次拍照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办法可供补救:1)每个样品多拍摄几张备份,分析时选择比较好的一张作为最终结果;2)结束后可将包含根际酶分布信息的尼龙膜包于锡箔纸中,短时间低温避光保存备份,防止照片拍摄模糊导致结果不佳。该荧光基团比较稳定,3—4 h内不会有明显淬灭。
谢谢您的回复,获益良多,衷心感谢!